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无症状感染者所占比例,为何国内外数据相差这么多?

  因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统计口径不同(是初发病时无症状还是始终无症状),同时,如果不做全部的核酸检测,实际上是无法知晓全部数据的。对人群中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有多少比率,科学家的估算差异也很大。

  3月31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发布公告称,从4月1日起,我们将在每日的疫情通报中,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转归和管理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根据官方公告的数据,截至2020年3月30日24时,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为1541例,其中境外输入205例。

  这一天,离“无症状感染者”不纳入确诊统计过去了两个多月。

  "无症状”定义几次更迭

  早在1月28日,“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就出现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中:

  无临床症状,呼吸道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

  这一版防控方案中,“检测阳性”但不算确诊病例的,还包括了“轻症病例”——临床症状轻微,无明显肺炎表现,呼吸道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

  也就是说,在第三版中,如果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肺炎影像学表现,仅核酸检测呈阳性或症状轻微都不属于“确诊病例”,数据不计入“确诊”统计,不对外公布。

  在之后的几个版本的治疗方案中,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也在根据情况发生变化。

  2月7日第四版《防控方案》中“阳性检测”下删去了“轻症病例”,只留下“无症状感染者”。

  2月5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中,“确诊病例”又被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四类。

  3月7日第六版增加“血清特异性IgM阳性”判断标准,即病毒或血清检测有一阳性(单阳),则为无症状感染者。

  虽然《防控方案》中始终指出,“无症状感染者”应该集中隔离14天,两次连续核酸检测呈阴性才可解除隔离。如出现了症状,则将其修订为确诊病例并公布。

  不过,我国《防控方案》中的定义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也有差别。

  世卫组织发布的《2019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 2019 冠状病毒病的全球监测》临时指导文件中指出,无论有无临床体征和症状,经实验室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就是确诊病例。

  在韩国、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国公布的数据中,确诊病例(confirmed cases)等同于检测阳性(test positive)。

  实际统计中各地区的差异巨大

  如果按1541例无症状感染者计算,全国累计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人中1.83%为无症状。此前,中国疾控中心研究人员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论文,除去疑似病例,截至2月11日中国内地共有56128例阳性检测者和临床诊断病例,其中含有889例无症状感染者,比率约1.6%。 这两个数字是比较接近的。

  再来看看国外的无症状统计结果

  意大利的确诊病例有44%无症状,韩国是20%,日本是0.06%。冰岛是全球每百万人口检测数最多的国家,大约一半的确诊病例都是无症状感染者。

  国内外此项数据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这其实牵扯到不同国家对“无症状”有着不同的统计口径

  海外一些国家看的都是“确诊时无症状”的统计,也就是患者被检测为阳性时的状态。

  世卫组织认为75%的初始无症状感染者都会在后期逐渐发展出临床症状,根据我国病例公布的规则,一旦无症状感染者发生症状,则要修正为确诊病例,因此,国家卫健委公布的1541例无症状感染者,应该是指目前还没有症状的感染者。这和钟南山的结论相同:现阶段中国并无存在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

  不要是说国内外数据存在差异

  就是国内各省市之间的数据也存在差异

  我们再来看国内各省、市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根据各省公开报道或者是已经公开的病例论文计算的无症状感染者比率,差异也很大。

  为什么各省调查的数据相差这么大?

  这是因无症状感染者自身“隐匿性”导致的统计难题。湖南省的研究团队就认为无症状感染者的隐匿性高,无法得到及时发现和规范管理,实际上的数量有可能被低估。

  人群中无症状感染者所占比例是多少?

  因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统计口径不同(是初发病时无症状还是始终无症状),同时,如果不做全部的核酸检测,实际上是无法知晓全部数据的。对人群中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有多少比率,科学家的估算差异也很大。

  《自然》杂志3月20日发表的文章《隐秘的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为疾病爆发埋下种子》中提到了3个数字:59%,31%,18%。

  59%——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邬堂春团队根据模型估计,截至2月18日,武汉有59%的感染病例都没有被确诊,绝大部分都是无症状或轻症患者。

  31%——根据日本给出的数据,从武汉撤离返日的565人中,有13人确诊,其中4人始终无症状,无症状感染者占确诊总数的31%。

  18%——钻石公主号上的3711名乘客及工作人员上,有18%的感染者从来没有出现过症状。

  华科大的结论,包括了轻症。同时,这个模型假设了每个人与别人的接触几率是一样的,但实际上人一般只会在小范围之间接触,比如家人、朋友和同事,乔治亚州立大学的流行病学及数学家Gerardo Chowell认为,模型有可能会夸大或过高估计了无症状或轻症的感染者人数,但结果仍然落在正确的区间内。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的疾病模型专家Adam Kucharski也认为59%这个数字也在其他依据更小样本计算得出的结论区间内。

  日本撤侨的样本数太小,31%这个数字并不是十分可信。

  钻石公主号上的病例一直被认为是一份完整的、绝佳的研究样本,但论文作者Chowell认为,由于到邮轮上的老年人偏多——老年人被感染往往症状更严重,实际情况下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有可能更高。

  无症状感染者也会传播病毒吗?

  目前的答案是“会”!不论是从医学研究来看还是从流行病学的传播链条来看。但他们并不是主要的传播来源。

  德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在对轻症病人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测试的时候发现,新冠病毒的含量相当高,这说明病毒容易通过咳嗽或喷嚏传播。中国广东省疾控中心团队的研究同样发现了,从未出现过症状的阳性感染者的样本和其他感染者样本的病毒载量是一致的,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如果说上面的是理论依据。那在3月28日河南省的通报中,真实的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案例走入大众的视线。一位图书馆保洁人员王某某,因和同学张某某曾密切接触而感染新冠,但张某某并非确诊患者。原来在此前,张某某曾与去过武汉的两位同事聚餐,张某某和其两位同事后都被证实为无症状感染者,其中一位同事从武汉返回后还曾自行隔离满14天。

  无症状感染者不仅可以传播病毒,也有研究发现传播能力也并不亚于确诊患者。宁波疾控中心陈奕团队在对宁波市所有157例确诊患者和30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发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6.3%,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4.11%。研究者认为: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

分享至:

相关阅读